首页

调教剧情视频

时间:2025-05-24 08:06:02 作者:成都首批城管“飞行员”即将持证上岗 创新“空中执法”场景 浏览量:2696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以改变进口过度集中于美国一家的格局。而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巴西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份额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日报道,作为全球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了每蒲式耳5美元的整数关口,9月19日更是跌到了4.6美元区间,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位。压垮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玉米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向中国的出口正在激增,导致美国在中国的玉米进口中存在感不断下降。国际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通过海上运输船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只有24万吨,比接近150万吨的2022年8月下降了83%。去年8月,中国没有从巴西进口玉米,而今年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飙升到了58万吨,远高于美国。而从9月截至28日的数据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达122万吨,美国则仅有7万吨。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此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乌克兰,2022年中国进口的玉米中,美国占比70%左右,乌克兰占比超20%。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国改变了依赖这两个国家的策略,转向进一步扩大玉米的国际来源。

  彭博社去年曾首次报道称,中国开始“罕见地”从巴西进口玉米。虽然巴西已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在过去9年中,中国几乎没有从巴西进口过玉米。今年5月,中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抵达,标志着中国继巴西之后又正式打通了南非玉米输华通道。至此,中国玉米进口开始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员阮蔚对《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中国转向巴西玉米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丰收,巴西玉米的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二是为了增强粮食安全,这是中国推动进口国多样化的结果。

  2022年中国进口了2062万吨玉米。彭博社分析称,从长远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或将鼓励巴西农户进一步种植玉米,从美国夺走更多的市场份额。巴西官方8月24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该国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并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应国。

  彭博社在报道中还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截至2023年8月31日,美国将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桂冠让给了巴西,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永远无法逆转。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刘栋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立足国内供需,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有利于打破玉米严重依赖一国的市场风险,使中国更从容地应对未来国际玉米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他认为,巴西玉米价格合适,增加进口符合中方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杭州亚运会】女子200米李玉婷摘银:亚运赛场是梦想

张世昕表示,国家物流枢纽是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物流设施,是全国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物流活动的组织中心。近年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六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枢纽总数达到了151个,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枢纽网络。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从三个方面将枢纽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更好发挥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首个自然攀岩场地国家标准在广西阳朔发布

他还希望,香港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筑就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堤坝,共同开创香港和谐稳定的美好明天,共同推动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4月8日,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在新加坡发布《2024年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23年的5.2%上升至2024年的5.3%。

《2024全球独角兽榜》发布 大湾区70家企业登榜

预计7月16日9时至17日9时,河南黄淮之间和新乡东部部分县市有大到暴雨,其中南阳东部、平顶山东部、许昌、漯河北部、周口西北部、开封东南部、商丘部分县市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50~80毫米)、雷暴大风(8~9级)等强对流天气。

人大常委会丨新修改的监督法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机制

今天上午,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了“伏特台风——美国情报机构针对美国国会和纳税人的合谋欺诈行动”报告,报告中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利用毫无事实依据的,所谓“中国网络攻击威胁”的借口无底线抹黑中国,以此换取美国政府拨款的巨大丑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